如何实践才能悟出真知?王阳明心学智慧: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发布日期:2024-09-19 22:20

来源类型:中华彩票网 | 作者:Petar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023澳门精准正版资料大全】【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2023澳门今晚开什么】【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管家婆一肖一码资料大全】

慎思之,笃行之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思考在前,行动在后,必须经过仔细周密的考虑才能有所行动,如此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评价,着实令人费解。有的人指出,孔子是赞同季文子的做法的,并且孔子认为三思还不够,还要再想一次才可以;有的人则持相反的观点,指出孔子实际上是反对季文子这种过多思虑的做法,认为只要“再”,即只要想两次就可以了。从字面的意思看来难免糊涂,然而从孔子的思想主张,从他周游列国游说各诸侯施行仁政的行事作风则不难看出,上述第二种观念更符合孔子的本意。

而王阳明对于思与行的关系则这样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在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所谓知,便是对事情各方面的思考与了解,只有思考明白、了解清楚了才能开始行动;所谓行,便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东西付诸实践,如此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乃身心之学,其要领在于体悟实行,不可将其当作纯粹的知识,仅仅流于口耳之间。

三思而行,已成为对冲动气盛的年轻人最好的劝谏,一直颇受世人的推崇。人们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才是最好的,经过反复思量的行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不幸的是,由此而形成了一种重思考而轻行动的风气。或许是过于谨慎,过于追求万无一失,人们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无限的沉思之中,结果越想越觉得准备不够充分,越想越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想着想着,本可以尝试的想法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疾而终。由于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宽广的,不受客观事物与能力的强行束缚,因此,想着想着便偏离正轨、越想越远而找不到重点。当人们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游太久而迟迟不上岸来付诸实践,结果无疑是窒息于其中,失去了付诸实践的机会。

唐代,中原有一片山脉盛产灵蛇,蛇胆和蛇心都是很好的药材,虽然蛇毒剧烈,见血封喉,可是为了赚钱,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有一天,有三个从南方来的年轻人来到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捕蛇。

思考与行动相结合铸就成功

“思”与“行”只有牢牢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个人,铸就一个人的成功。

行思相印,所构乃成。思与行是紧密结合的,若想成功,两者缺一不可。

年轻人甲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便收拾行装上山捕蛇,但是几天过去了,他都没有回来,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乱窜,惊扰灵蛇;而他又不懂如何捉蛇,最终因捕蛇而丧命。

年轻人乙见状,心中害怕不已,再三思虑要不要去山里捉蛇,他每天都站在村口,向大山的方向望去,时而向前走几里路,不久又走回来,终日惶惶然行走于村子与大山之间。

年轻人丙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找蛇穴、捕蛇、解毒等问题,并经常向村里人讨教,掌握寻找蛇穴、引蛇出洞等捕蛇的技术,学习制作解毒的药剂。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年轻人丙带着工具上山了。七天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已经丧命,可是年轻人竟然背着沉重的箩筐回到了村里。他捕到了上百只灵蛇,赚了很多银两,之后还做起了药材生意,成为著名的捕蛇之王。

三个年轻人一起捕蛇,一个毫不考虑、鲁莽行动;一个思来想去、迟迟不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付诸行动。三个人对待思与行的不同态度,注定了他们的际遇截然不同。思考与行动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偏向于哪一方,都难成大事。诸如乱猜结果蒙对、想发财就捡到钱等意外、碰巧之事,不过是人生乐章中少之又少的特殊音符,难以用它来谱写一生的成就。

思考与行动,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如人之生老病死,难以避免。小到处理家庭琐事,大到掌握国家命脉,不假思索地行动和多番思虑却不见行动的人,轻则败家,重则亡国。思与行,不可偏其一,这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经验,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所在。

把学问用在实处

古往今来,但凡做学问的大家,皆强调学以致用,主张在实际中发挥学问的作用。儒家圣贤孔子周游列国,欲以其学说劝谏各诸侯治国之道,虽受时势的阻碍未能成功,但在之后的太平盛世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塑造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文化根基和国民性格。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对孔子的治学之道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人求学问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即使刚开始时有人不了解,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做,这样才能学得真学问。

何谓“经世致用”?“经世”就是要考察我们生活的社会,知道社会的问题,同时也要在社会中去寻找知识。“致用”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清朝末年,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那种情况下,经世致用之学,再度兴起。魏源、龚自珍以及稍后的康有为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借经书的“微言大义”来宣扬自己社会改革的主张,对警醒国人、救国图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知行的本体并不是先知后行或者将知与行分为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来做。他认为,圣人的学说只有一个功夫,那就是认识和实践不可以分成两件事,也就是他所说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真正做到知与行的合一,就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如此才能将所学知识经世致用。晚清名臣曾国藩也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他强调要将书上的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做到学以致用

知识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结合运用。学习能否深入,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一般步骤如下:

由此可见,从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学以致用通过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指导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曾国藩带兵十分注重筹饷工作,是因为兵书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加入曾国藩的队伍。兵书上也说治军要“上下同心”,曾国藩就注重对士兵们信念的培养,他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上下齐心的军队。曾国藩的手下大多是流落民间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

曾国藩强调的经世致用正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然而王阳明的弟子徐爱却未能领会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意思,与王阳明的另两位弟子黄绾、顾应祥反复辩论,始终未能得出明确的答案,于是向王阳明请教。

徐爱说:“比如现在的人都知道要孝顺父亲、尊敬兄长,然而却又不能做到的,这就是说,‘知道应该怎样’和‘真正做到’分明是两件事。”

王阳明说:“你说的这种情况已经被人的私欲所阻碍,已经不是知行的本体了。圣贤教育世人知与行,正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不是只教人们如何知、如何行就算了。因此,《大学》里提到了一个真正反映知行本体的例子给世人看,即‘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见美色属于知,喜欢美色属于行;人在看见美色时自己本身就已经有喜欢之心,而不是见了之后又有个想法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属于行;闻到恶臭时自己就已经厌恶了,并不是闻到之后又另有个想法去厌恶。比如鼻塞的人,即使看到恶臭的东西在自己面前,但由于鼻子闻不到,也就不会太厌恶,这也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在实践中认识到臭味……”

如果学问不能用来指导自己,我们就很难取得任何进步,这样的学习又有何意义呢?由此可知,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知学习,不知联系实际。要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倘若埋头苦读若干年却不知道学来有何用,便容易失去继续求学的动力,无法树立人生的目标,难以明确前进的方向。

千里之行,始于当下

“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现在正在做的事,现在所处的环境,现在遇到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地投入和体验这一切。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生活的人生态度。当你活在当下,当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刻,生命因此更具一种强烈的张力。

“当下”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千里之行的起点。人生漫漫长路,只从当下开始。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即将到来的,都不如当下的一切来得真切、来得实在。王阳明说过:“我辈致良知,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意思是,我们致良知,因各人的差异而达到不同的程度。今天达到这样的程度,就根据今天所能理解到的扩充下去,明天又有了新的理解,便从明天理解到的扩充下去,这才是专注于一个目标的功夫。王阳明认为,初学者对于修身养性的功夫,应当循序渐进,着眼于当下,而不是妄图将来。

活在当下,意味着要抛开往事的牵绊。人活一世,不可能不做错事,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关键是能够改正错误,接受遗憾。倘若一味沉浸于过去,则难以关注当下的一切,更难以开启未来之门。

古时候,有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当两兄弟都成年以后,他们的父亲把他们叫到面前说:“在群山深处有绝世美玉,你们都成年了,应该做探险家,去寻求那绝世之宝,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两兄弟次日就离家出发去了山中。大哥是一个注重实际、脚踏实地的人。有时候,即使发现的是一块有残缺的玉,或者是一块成色一般的玉,甚至那些奇异的石头,他都统统装进行囊。过了几年,到了他和弟弟约定的会合回家的时间,此时他的行囊已经满满的了,尽管没有父亲所说的绝世完美之玉,但造型各异、成色不等的众多玉石,在他看来也可以令父亲满意了。后来弟弟来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弟弟说:“你这些东西都不过是一般的珍宝,不是父亲要我们找的绝世珍品,拿回去父亲也不会满意的。我不回去,父亲说过,找不到绝世珍宝就不能回家,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哥哥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中。父亲说:“你可以开一个玉石馆或一个奇石馆,那些玉石稍一加工,都是稀世之品,那些奇石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短短几年,哥哥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他寻找的玉石中,有一块经过加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玉,被国王御用作了传国玉玺,哥哥因此也成了倾城之富。

在哥哥回来的时候,父亲听了他介绍弟弟探宝的经历后说:“你弟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醒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这个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很多年以后,父亲奄奄一息。哥哥对父亲说要派人去寻找弟弟。父亲说:“不要去找了,如果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挫折他都不能顿悟,这样的人即便回来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世间没有纯美的玉,没有完美的人,没有绝对的事物,为追求这种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何其愚蠢啊!”

活在当下

所以,要活在当下,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迈向美好的明天。

弟弟不懂欣赏,不懂抓住当下,因此失去了本该收获的美好。其实,世界并不完美,人生一定会有遗憾。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须怨天尤人。

活在当下,意味着要踏踏实实地努力于眼前的事,把握眼前的时机,而不是寄希望于明天,寄希望于一个新的开始。无论人生的目标有多么明确,未来总是充满了诸多的未知因素,足以令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总是若有所想,心不在焉,想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他们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问题。然而,即便明天有问题,今天也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才是关键。

由此可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之人,必当从现在做起,日积月累,为实现伟大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些连今天都把握不住的人,又谈何将来!

成功不在难易,在于身体力行去做

获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即便是最简单、最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原因很简单,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要想收获成功,必须首先在身体力行上下工夫。

王阳明作为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同样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他认为,知道一定的道理却不采取行动的人,并不算真正了解道理的人。正如现实生活中,那些妄想着坐享其成的人,并不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的道理,就算他们知道,也并不了解其中的深意,否则便不会“知而不行”了。所以,当需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前提是必须行动和付出。

重在行动

张溥是明代的大学者,他有非常独特的读书方法,那就是通过多次抄写、多次阅读、多次焚烧的办法,加深理解、熟读精思,所以叫“七焚法”或“七录法”。张溥的“七焚法”分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以上,直至把文章彻底理解,背熟于心为止。张溥一直坚持这种读书法,他把自己的书房叫作“七焚斋”,也叫“七录斋”,并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七录斋集》。

张溥反反复复练习,在不知不觉就把自己雕琢成器了。人们常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世界里。“现实”不仅仅体现在人情冷暖上,更体现在行动的力量上。行动,是一个人的知识、智慧、思想境界等“虚”的东西的现实载体。人们往往看重“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就是财富”,却忽略了自己的行动,忽略了行动带来的无穷力量。实际上,只要开始行动,就算成功了一半。因为行动能够将知识、智慧、思想境界的力量切实发挥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能够推动行动者更快地迈向成功。

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8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这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当它的时速达到100英里时,一堵五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轻而易举地被它撞穿。

从一块小木块令其无法动弹,到能撞穿一堵钢筋水泥墙,火车头的威力为何变得如此巨大?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它开动起来了。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头不只是方向的象征,更是力量的体现。很多人往往因为低估了自身的能力或者惧怕了眼前的困难而放弃行动,殊不知,一旦行动起来,其威力往往超乎想象,甚至能够轻松突破障碍,超越自我极限。前提就是,必须行动起来!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经常拿“写字”来举例。他说,“我要写字”是“知”,而提笔写就是“行”,想要知道一个字是如何写的,就需要付诸实践才行。所以有了“知”就一定要行动起来。

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把握成功的契机。有才之人最怕的,莫过于错失良机、大志难舒。要想把握那千载难逢的机会,等待是必不可少的,但行动最关键。成功不在难易,而在于“谁真正去做了”。这个世界不缺乏机遇,而缺少抓住机遇的手。只有在恰当的时机主动出击,才能把握成功的契机,成就人生的梦想。

磨盘只在转动时才能磨面;风车只在转动时才能发电;人,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成功、创造奇迹。只有身体力行,才能使人格魅力与办事能力达到完美结合,才能在展现自我的擂台上独占鳌头。要想得到他人的器重,就得有所表现;要想把握成功的契机,就得有所行动。为人处世,与其吹得天花乱坠,不如做到滴水不漏,方能日进千里,收获成功。

大胆尝试,实践出真知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进京为官后不久便将王阳明接到京城生活。王华对儿子的起居生活以及学业都已经做了很好的安排,他认为王阳明应该和自己一样读书考科举,随后走入仕途,光宗耀祖。年少的王阳明虽然遵循父亲的安排,但是心中却是另有所想。在他看来读书考科举不一定是人生的第一大事,读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大事。立下大志后的王阳明便开始摸索成为圣贤的道路:十五岁试马居庸关、十七岁钻研宋儒朱学,之后又追求心学境界。在不断地尝试和突破中,王阳明渐渐有所领悟,最后创立心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从小就被“家长的期望”安排着。比如小时候在哪一所学校读书,长大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建立怎样的家庭……前半生有太多的时间在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的时候,就已经被家长们安排好、规划好了。没有追逐,没有尝试,甚至也没有挫折和失败,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可是,在这样的安排中,我们内心的愿望被忽略,心中的梦想被埋没,虽然走得很顺畅,却不真实。因为在这一路的顺畅中,我们缺少了尝试的失败,缺少了亲身经历的深切体悟。

五代时期的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别人总笑话他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寻找真的老虎,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来在猎户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他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真虎,其画虎的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他从画虎中得到启发,后来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最后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实践出真知,画画也是如此,如果历归真只是局限在书斋里,没有看到真正的老虎,不管他怎样努力也只能画出一只像猫的老虎。只有真正地去观察老虎,才能使自己所画的老虎具有生气。耳听不如眼看,实践能促进成功!

如何实践才能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怎么实践才能悟出真知呢?

我们常常听到长辈们的劝告,那都是些经历了岁月的检验最终被证明为正确的人生智慧,可是,我们的人生,难道不应该由我们自己去一步一步地走出来吗?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是正确的,但没有经历过大胆的尝试,没有用自己的实践去摸索,则难以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难以创造一番前所未有的事业。就像我们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能认识一段,走到布满荆棘处才能深刻领悟战胜困难的艰辛,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战胜困难的方法,以此为鉴,一步步走下去,才能到达比前人更高更远的地方。

在一个村子里,有个渔夫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每次外出打鱼,总是他收获最多。然而渔王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于是渔王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那些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每次,村里的人听完后都会表示遗憾。

有一天,一位路过的老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渔王说:“是的,为了让他们学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老人又问:“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有没有犯什么错误?”

渔王回答:“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在打鱼的时候,他们的方法都没有问题,从没有出过差错,但是打上来的鱼却总是没有别人的多。”

老人想了片刻,感慨道:“如此看来,其中的原因就很明显了。他们只知道认真学习你传授给他们的技术,却没有在下海打鱼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这样学下去,不仅难以达到像你一样的水平,更难超越你而有更高的成就了!”

渔王的捕鱼技术固然高明,但他那一套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他的三个儿子。学习基本的技能是必需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如此才能有所觉悟,才能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才能更进一步,有所成就。别人的经验只能用来借鉴,而不能生搬硬套。只有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实践,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才能掌握对自己而言最有用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难以摆脱父母的期望,在既定的生活框架中遵循着前人的步子平稳地前进。然而,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重复,而在于前所未有的超越与突破。正如王阳明所言:“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都有能力去创造不同于前人的精彩。困惑是在所难免的,遇到了便自己去寻找答案,方能渐渐弄清自己人生的方向。前提就是,敢于大胆尝试,在实践中体悟一份真正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人生智慧。

不逆不臆,言行一致

儒家思想自古强调诚信的重要性。王阳明在给弟子的回信中曾谈到:“不逆不臆而先觉,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臆不信为心,而自陷于诈与不信;又有不逆、不臆者,然不知致良知之功,而往往又为人所欺诈,故有是言。非教人以是存心,而专欲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

由此可见,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怀疑别人的不诚信,并以“致良知”的功夫而不受人所欺,是待人以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示己之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诺言,以示诚信之心。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她便答应孩子回来后宰猪给他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后,曾子便要捉猪来宰,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你怎么还真动手了呢?”曾子说:“答应孩子的事是不可以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坚决把猪宰了。

倘若曾子因可惜那头猪而失信于孩子,那么家中的猪是保住了,可孩子纯洁的心灵上却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曾子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孩子证明他是信守承诺的,也给后世之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近代学者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人与人相与之情厚”,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感情非常深厚。这种深厚的感情唯有以互信为基础方能长久。世人常言“说到做到”,真正的行动才是对诺言最好的证明。倘若只在口头上夸下海口、许下诺言,却无法以实际行动去证明,即便能够蒙蔽一时,最终也难欺骗一世。

坚持言必信,行必果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真知就必须要行动,而真正的行动也必须要达到知的目的。所谓,言必信,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对自己的诺言负责,这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更关乎社会责任感。现如今,人人都希望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却甚少有人能够一生都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有的甚至以谎言作为信口开河、言而无信的幌子。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虽已进入高度文明的时代,无论治国安邦还是学术科研领域,都取得了比过去更为显著的成就。然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却开始降低。反观历史,古人十分看重诚信,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才是君子所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才堪称大丈夫之举。

张劭和范式同在太学学习,二人脾气相投,结拜为兄弟,后来两人分别返乡,张劭与范式约定第二年重阳时到范式家拜见他的父母,看看他的孩子。当约定的日期快到的时候,范式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张劭。

然而,范式左等右等,直到太阳西坠,新月悬空,仍不见张劭来赴约,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相信他吗?”范式回答:“张劭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范式一直候在门外,直至深夜时分,才见一黑影隐隐飘然而至,仔细一看,来的却是张劭的鬼魂。原来为了养家,张劭忙于经商,不知不觉忘了二人重阳之约,直到当日早上才回想起来。可是从张劭所在的山阳到这里足有一千里路,一天之内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了。为了守约,他想起古人曾说过:人不能一日千里,而鬼魂可以。于是挥刀自刎,让鬼魂来赴约。

“请兄弟原谅我的疏忽。看在我一片诚心上,你去山阳见一见我的尸体,那我死也瞑目了。”张劭的鬼魂话音未落,便飘走了。而范式在赶到山阳见了张劭灵柩后,自愧张劭为己而死,也挥刀自刎来回报张劭的信义!众人惊愕不已,后来就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汉明帝听说此事,非常赞赏二人之间的真诚与心意,在他们墓前建了一座庙,称为“信义祠”。

为了以行动来履行一年前的承诺,张劭不惜以放弃生命为代价;范式为回报故友的一片赤诚之心,同样以命相陪。虽然此事未必属实,然张、范二人之间的故事能够流传至今,备受推崇,可贵之处便在于那份“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的为人处世之道。

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承诺来取信于他人,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用实际的行动来支撑我们的承诺。没有行动的证明,一切口头承诺都只是空谈。倘若将一时的失信于人看作无伤大雅的小错,那么,最终将造成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失信于人,不仅会侵蚀一个人的良知,更会令其失去他人的信任,生命因此变得黯淡无光。只有能够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守信之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与器重,才有可能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他的人生,将会因此而绽放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萨曼莎·布克:

4秒前:看见美色属于知,喜欢美色属于行;人在看见美色时自己本身就已经有喜欢之心,而不是见了之后又有个想法去喜欢。

Leslie:

3秒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难以摆脱父母的期望,在既定的生活框架中遵循着前人的步子平稳地前进。

理查德·黛沃洛斯:

2秒前: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Gursed:

1秒前:曾国藩的手下大多是流落民间的知识分子。